品尝美式咖啡的味道
那天去星巴克我做了件失礼又失风度的事情——为了一杯美式咖啡。
本来那天因为要做一篇关于咖啡豆的报告便去星巴克看他们的咖啡豆。去的是去年新开的图书馆对面万达那家,第一次去,隔着玻璃看很小的店面里坐着两三桌貌似学生的手提族,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便是吧台上两张热情的笑脸“您好!欢迎光临!”不好意思对这样的礼貌欢迎视而不见,更何况怎么着也是同行,便停下来打算要杯美式——天那么冷起码还能暖暖手。
“美式?大杯中杯还是小杯?”“我要小杯吧!”那小哥笑着看着我嘴里好像咕哝了一句什么“挺苦的啊”,”啊?什么?“我又问了一遍,这时他很耐心地告诉我“美式咖啡——挺苦的啊!”然后并不打单,还是笑吟吟地看着好像等我改点别的。
不知道哪来的无名火一下蹿了起来,“挺苦的?”“嗯”他还是笑吟吟的重重点了下头,看着笑吟吟的我音调急转“那我不要了——”啪的摔出这句话埋单走人!一边狠狠地想着——屁话!谁说美式咖啡挺苦的?是你们做的苦!是你们用了已经失去香味只剩苦味的陈年老豆!是你们不知道咖啡味道只喝过自家的苦美式!是你们压根就不理解咖啡以为咖啡就是苦的所以拼命往里加糖浆加奶油啊加得自己都不知道咖啡是何味道!是你们自己不懂还煞有介事一本正经地以引导顾客的名义误导顾客!更可恶的是——你们竟然信口雌黄污蔑美式咖啡!——你们喝过一杯从香气到入口一直到杯底冷却的痕迹都是满满的焦糖气息的美式咖啡吗?恐怕你们做梦也想象不到吧?……直到走出去很远才意识到刚才自己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好像有点出手太重太过言重了,估计那傻傻的收银员也该莫名其妙一头郁闷吧?好心提醒你竞得如此无礼回报?——其实越是这样的无知的好心越是糖衣白面儿——曾记得某咖啡店员工热情地建议客人点卡布奇诺因为比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少——难道卡布奇诺跟美式用的不是同样的浓缩咖啡吗?我们的顾客对于咖啡的认识已经够模糊够混乱了,请不要再好心地添乱误导了!……一边想着一边生气,一边劝自己要淡定莫冲动——其实想想之所以如此冲动也确实是因为最近屡屡喝美式尝到“甜头”而对这个曾经被忽视的灰姑娘咖啡产生兴趣才导致的。
以前以为美式咖啡无非就是“意式浓缩兑的白开水”——淡而无味,适合牛饮,后来偶尔才发现一杯好的美式竟然一点都不苦而且因为浓度降低反而可以更好地体现那层焦糖的甜度,是啊!一杯好的意式浓缩是具有丰富浓厚的香气和微妙的多层次味道的,那么试想一下,这样丰富的香气和味道只是与热水融合,而这“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当然不会掩盖咖啡本来的味道了啊!她只会用自己的广度来包容浓缩使之更柔和用自己的长度来延长浓缩使之更流长——当然,这杯浓缩要够个性够丰富够有深度和强度,否则的话,它的味道缺陷照样会在水里暴露无疑——所以一杯极苦极烈的浓缩当然就演化成一杯挺苦的美式喽!甚至基于浓缩咖啡的制作方式所萃取的丰富芳香物质和油脂,同等浓度的美式咖啡比单品还要有更好的醇度和甜度表现,很多时候当我们做出一杯难喝的单品时我们就自嘲“还不如美式呢!”而很多时候朱在给客人续杯后总会笑嘻嘻地把剩下的那点美式倒进杯里递给我——“很甜哎这个!”,然后她自己抱着滤壶在那使劲闻壶底咖啡残迹的焦糖香甜自我陶醉……
这样想着想着又想起了大学里市场系系主任徐教授,那位身高一米八既有风度又不失风趣的河北人,带着河北人豪爽幽默的口音跟我们讲市场谈营销讲他在法国留学时坐在埃菲尔铁塔下叼根儿烟看路边穿过的法国女郎,讲得我们神往直前不知所向时他那头戛然而止来句“傻了吧?”笑嘻嘻地看着我们赚得台下齐声回应“嗯——”“嘿嘿!”——他这个“傻了吧”却是他的特色签名,经常与“农夫山泉有点儿甜”一起作为市场戏学生炫耀自家教授实力的例证,因为当年农夫山泉就是因为徐教授一句“农夫山泉有点儿甜”而一炮打响一夜之间成了矿泉水的代名词,而所有的人在看了广告之后也真的觉得农夫山泉“有点儿甜”,不得不佩服老徐的创意。
农夫山泉有点儿甜——嘿嘿!老徐教授——看在曾经蹭过您几节课的份上,俺在这盗用一下您的创意您就别追究俺法律责任了吧!万一被发现俺用一杯美式咖啡给您请罪,嘿嘿!如果您问俺美式咖啡啥味啊?俺肯定实事求是地告诉您:美式咖啡——有——点——儿——甜!……嘿嘿!傻了吧?……